新榮區應急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1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法治建設,推動行政執法工作上臺階、上水平,積極組織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防汛抗旱、地質災害及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積極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產風險,全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形勢總體平穩。1-12月,全區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0起,為確保全區社會形勢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現將我局2021年法治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全面推進法治建設
我局認真落實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是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研究和落實了法治政府建設涉及我局的各項任務,及時研究解決了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難點問題;將法治政府建設與日常工作相結合,不斷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在相融互動中深化提升;同時積極落實會前學法等制度,并在常委會、常務會等重要會議上對安全生產、消防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宣講。
二、強化法治意識,全面提高執法水平
一是科學編制2021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執法計劃。按照分級分類執法要求,安排檢查的企業對象、檢查內容、檢查方式,推行精準執法,并將執法計劃執行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內容。二是印發了《新榮區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案件法制審核制度(試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處罰重大案件聯審制度(試行)》《新榮區應急管理局行政處罰案卷管理制度(試行)》,持續開展一系列加強監管執法活動,執法意識明顯增強、執法力度明顯加大、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執法能力明顯提高。三是加強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人員做到持證上崗、亮證執法、程序合法,我局在編在崗人員38名(其中行政人員8名、事業人員30名),現全局持有有效《山西省行政執法證》人員8名,持有省廳核發的安全生產監督員證人員10人。
三、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進一步梳理完善了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權力清單,積極承接上級“放管服”事項。我局行政審批共涉及2項行政許可(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1項應急預案備案項目。其中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我省已取消,目前因我局行政許可項目審批量少,未入駐行政審批大廳。今年我局已審批2項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3項應急預案備案。我局通過《一次性告知單》、微信公布等方式,將申請辦理所需的資料向社會全部公示,在審批過程中我局全部按照統一標準對申請企業進行審查,同時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將企業辦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備案需提交紙質版內容,改為直接提交電子版預案和紙質專家簽字頁。初步建立了事前“一次性”辦理、事中包容審慎監管、事后跟蹤指導服務的“放管服”工作機制。按照“審批一件、公示一件”的原則,對我局審批的通過的企業在“雙公示”平臺進行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有效避免審批環節中出現的靠企吃企、權利商品化等腐敗問題。
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今年以來區安委辦、減災辦相繼組織和參與開展了以“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為主題的“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以“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主題的“5.12”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第20個“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參與單位45家次,張貼、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萬余份,擺放展板16塊,活動通過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冊、安全宣傳手袋、畫報、現場自救講解、演示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安全防范意識和居民防災減災、自救互救助能力,營造了群眾參與監督和全民廣泛關注的良好氛圍。7月份區安委辦集中成員單位負責人觀看了《生命重于泰山》專題片;區安委辦以新安辦發[2021]43號文下發《關于組織企業負責人專題學習<安全生產法>的通知》,各部門各單位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本部門本單位相關人員和企業負責人專題學習新修正的《安全生產法》。并按照要求組織新《安全生產法》專題考試。8月份區應急局組織非煤、危化等企業負責人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法》知識講座。10月12日全區鄉鎮各部門各主要企業負責人及分管安全生產經營負責人收聽收看省安委會組織的《安全生產法》培訓,并現場考試,共答試卷58份,全部合格。組織參加全國應急管理干部線上培訓,組織全局38名干部職工參加應急管理干部大培訓共五期,每期全部培訓合格。
五、加強隱患排查,強化執法監管
我們按照年初制定的《2021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把日常監管執法與各類專項整治、安全大檢查等有機的結合起來,有計劃地對生產企業進行執法檢查。特別是針對“兩節”、“兩會”、清明、五一、端午及七一建黨100周年、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區應急局對非煤礦山、危化、冶金工貿等行業的安全生產形勢進行認真研判,加強執法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特別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大執法力度和頻次。
今年1至12月,區應急管理局開展執法檢查296家次;下達執法文書179份,共排查各類隱患264條。對發現的隱患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的責令限期整改,確保做到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
雖然我局在推進應急管理領域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長足進展。但我區的應急法治工作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制建設任務繁重。法律制度頂層設計相對滯后,配套政策法規體系不夠健全,立法任務任重道遠,立法質量亟待提高。二是法治基礎薄弱。全區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意識不強,個別鄉鎮忽視依法監管,不敢執法、不愿執法的現象依然存在,加之執法人員變動大,監管執法力量和執法經驗不足,執法裝備配備不全,隊伍素質、執法能力、執法質量仍處于較低水平。三是執法監督不力。安全生產監管水平有待提升。全區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力量不足,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執法過程中,隱患排查停留在表面,未深究其背后根本性原因,監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六、下一步法治工作思路
(一)繼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系列講話精神和國家、省、市、區相關精神,立足安全綜合監管、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工作實際,不斷提升干部職工法治觀念和執法水平,加大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力度,推動各項制度措施落實到位,推動全局法治建設工作繼續穩步發展。
(二)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狠抓各項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推進落實。切實改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式方法,堅決杜絕運動式檢查、說教式管理,堅決杜絕風險隱患排查不全面、整改不到位、整治不徹底等新老問題。著力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執法,繼續保持高壓態勢,敢于動真碰硬,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非法違法行為,嚴格落實“五個一律”執法措施,全力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三)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原則,領導干部帶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安全生產月”、“12·4全國憲法宣傳日”等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應急管理法律法規“進機關、進鄉村、進企業”主題活動,宣傳和普及安全防護、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和技能,構建全方位、多載體的應急知識社會宣傳網絡,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新榮區應急管理局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