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同市新榮區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解讀
為貫徹落實《大同市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持續改善我區環境空氣質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省和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主線,大力推動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強化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提升精準、科學、依法治污能力;突出源頭治理,深入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全面加強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二、工作目標
堅決完成市下達我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和大氣污染物總量2024年、2025年約束性指標。
三、重點任務
(一)深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1.嚴格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
2.持續推進重點行業優化升級。
3.加快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
4.推進傳統產業集群綠色發展。
5.實施含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
鼓勵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企業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
持續推進煤炭洗選行業產業升級,不斷提升洗選企業標準化管理規范水平。
推進產業集群改造。
(二)深入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6.提高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消費比重。
7.積極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整合。
8.實施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
9.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
對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及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干設備、農產品加工等燃煤設施動態清零。
不再新增燃料類煤氣發生爐,新改擴建加熱爐、熱處理爐、干燥爐、熔化爐原則上采用清潔低碳能源。
開展農用領域散煤使用情況排查,有序推進農業種植和養殖散煤清潔能源替代。
(三)深入推進交通結構優化調整
10.提高貨物鐵路運輸比例。
11.加快機動車結構升級。
12.強化非道路移動源綜合治理。
13.全面加強成品油質量監管。
新建及遷建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工礦企業和儲煤基地,原則上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
加快建成區公共領域車輛和重點行業和物流園區車輛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替代(含電動、氫能、甲醇汽車)。
(四)全面加強面源污染治理
14.深化揚塵污染綜合治理。
15.推進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16.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
常態化開展揚塵專項整治,統籌推進施工、道路、裸地、堆場、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揚塵“五塵”同治。
新建礦山原則上要同步建設鐵路專用線或采用其他清潔運輸方式。
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五)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減排
17.強化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18.強化VOCs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
19.加快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
20.加強餐飲油煙、惡臭異味污染治理。
21.穩步推進大氣氨排放控制。
開展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全面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
開展惡臭異味擾民問題排查整治,群眾反映強烈、投訴集中的工業園區、重點企業要安裝運行在線監測系統。
加強畜禽養殖場氨氣等臭氣治理,鼓勵生豬、雞等圈舍封閉管理,支持糞污輸送、存儲及處理設施封閉,加強廢氣收集和處理。
(六)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
22.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
23.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24.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
進一步推進空氣質量鞏固改善,到2025年,達到市級要求PM2.5濃度。
積極推進新榮區與烏蘭察布市豐鎮市交界城市開展聯防聯控。
配合完善市縣二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責任分工,規范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響應、解除工作流程。
(七)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25.完善大氣環境監測監控體系。
26.強化大氣環境監管執法。
加快推進企業安裝工況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視頻監控等,擴大工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覆蓋面。
充分利用在線監測、走航監測、電量監控、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提升非現場監管能力。
(八)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27.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嚴格落實國家各項價格稅費激勵約束政策措施,積極發揮財政金融引導作用。
(九)壓實各方治污責任
28.加強組織領導。
29.加大信息公開。
堅持和加強黨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領導。
加強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公布環境執法信息和超標超量排污的單位名單,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
解讀單位:大同市生態環境局新榮分局
咨詢電話:0352-3070277
咨詢地址:大同市新榮區府西街173號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