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子灣鄉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4年,我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依法治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將依法治鄉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列入議事日程,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制定依法治鄉工作方案和普法計劃,從組織領導、目標任務、責任分解、工作措施、績效考評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成立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全鄉上下共同參與法治創建的良好格局。
二是加強學習培訓,強化學法用法意識。全鄉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學習教育工作。一是制定堡子灣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法》《反有組織犯罪法》《檔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5次。二是每周例會集中學習《憲法》《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其他法律法規9次,確保領導干部學法全覆蓋。三是利用“學習強國”“三晉先鋒”等平臺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切實提高我鄉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四是積極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通過人民調解員學習培訓,對我鄉21名“法律明白人”培訓5次,提升了基層組織負責人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辦事能力。
三是健全黨對法治工作的制度建設。對涉及鄉村振興建設、防風險保穩定問題、干部選拔任用等事項均嚴格按照相關制度,依法依程序集體決策,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落實專門法治工作經費保障,確保依法治鄉各項工作落實,為法治事項具體落實提供條件。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標管理辦法,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管理,嚴格執行財政開支、審批的有關規定,防止以權謀私。全面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我鄉18個行政村法律顧問覆蓋率達100%,全年共組織法律顧問集中解答法律咨詢活動3次,共計服務對象70人次。
四是維護社會穩定,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平安建設工作分析研判會議制度,綜治中心定期組織鄉派出所、司法所等分析研判全鄉社會治安工作形勢,充分發揮轄區內54名網格員作用,全力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鄉綜治中心建成“四室一廳一平臺”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一條龍”“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堡子灣鄉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累計受理各類服務事項177件、涉及350人次,辦結177件,辦結率達100%,其中矛盾糾紛70余件,訴前調解142件。辦理并完成“12345”便民熱線投訴218件,辦結率達100%。同時,加強全鄉特殊人群管控,加強對矯正對象的監管,要求社區矯正對象每月按時到司法所報到,不斷強化對社區矯正對象及安置幫教對象的走訪談話,嚴格落實“五幫一”,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扎實做好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
五是廣泛開展宣傳,提升民眾法律意識。我鄉通過“四結合”工作措施(普法與社會治理、民主法治村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設、依法治鄉相結合),大力推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加強村級綜治中心作用,全面推行“服務+普法”“調解+普法”模式,實現法律服務、矛盾調解普法率100%。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聯合鄉派出所、司法所等下村用身邊的案例“現身說法”,提升了村民對法律條文的認識。全年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2次,覆蓋群眾3300余人次,法律服務咨詢900余人次,編寫相關報道2篇,切實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我鄉在依法治鄉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對比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普法宣傳的形式比較單一,群眾參與、互動的普法活動較少,普法教育的廣泛性、滲透性有待進一步增強。二是普法力量不足,個別村干部文化水平較低,法治能力不足,不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法律武器解決矛盾、化解難題,不懂不會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三是轄區黨員群眾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格局有待進一步完善,法治建設氛圍還不夠濃厚。
三、下一步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一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強化學法用法機制,通過集體學法、法治講座等形式,推動領導干部法治學習制度化、規范化。二是健全各項工作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確保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加強普法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三是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國家法律法規,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活動,面向全鄉認真開展法律法規咨詢和解答工作,進一步提高全鄉公民法律素質。四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方式,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堅持依法行政與熱情服務相結合,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鄉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8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