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同市新榮區委十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
中國共產黨大同市新榮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月13日召開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區委委員19人,區委候補委員6人。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部分市、區基層黨代表列席會議。
會議由區委常委會主持。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聽取和討論了區委書記劉中文受區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總結全區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達到了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明確任務、激發干勁的目的。
區委書記劉中文作講話。
區委副書記、區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郭立東作具體部署。
會議充分肯定了去年以來區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在黨中央和省市委堅強領導下,區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全區上下錨定“經濟總量翻番”總目標,把牢“三區建設”新定位,自加壓力、苦干實干,主要指標穩健向好、產業集群快速壯大、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黨的建設、深化改革等多領域工作亮點紛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方位轉型取得新的進步。
會議強調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科學指引,是省委、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四大班子和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自我加壓、苦干實干的結果。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在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干部能力作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全力破解。
會議認為
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認為我區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區址面貌、基礎設施、道路交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城市更美了、道路更寬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更強了。主要指標持續穩定向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生態保護等工作,不僅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而且走在了全市前列、進入了“第一方陣”,也涌現出了魏官元、楊文華以及林業局、檢察院等一批全省、全國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特別是干部的作風、干部的精氣神得到了極大轉變和提振,有這樣一支肯吃苦、講奉獻、能戰斗的隊伍,區委對做好今年經濟的各項工作充滿了信心。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區在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和“1+2+3”產業體系上持續發力,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僅目前有著較為扎實的基礎,而且后續也有著充足的發展空間和項目支撐。有這樣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相信在發展環境沒有大的波動、行業市場保持穩定向好的情況下,部分主要指標有可能提前實現翻番。因此,我們一定要看到優勢、堅定信心,久久為功、苦干實干,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實的工作作風,奮力推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會議指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現代化新榮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精準有效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緊緊圍繞市委“跨入第一方陣”總目標和轉型“四步走”戰略,對標全市“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新定位,錨定“奮斗三到五年、經濟總量翻番”不動搖,加快推進“三區建設”,積極培育“1+2+3”產業體系,全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重點實施“就業優先、基礎提質、生態有為”三大民生工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榮篇章。
會議指出
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做好“五個協同”。一是協同推進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升級,在加快構建以新能源、新材料兩大集群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求突破。對標全市“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新定位,立足實際,著力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為主導,以煤炭鋼鐵、特優農業等傳統產業為基礎,以文旅消費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線,具有新榮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二是協同推進民生事業保障和生態文明建設,在建設幸福美麗新榮上求突破。今年,我區民生工作的重點就是實施“就業優先、基礎提質、生態有為”三大工程。一要聚焦穩就業保就業,著力實施“就業優先”工程。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支撐、重大底線任務來抓。狠抓就業拓“增量”,狠抓就業穩“存量”,狠抓就業優“質量”。二要聚焦基礎公共服務提升,著力實施“基礎提質”工程。三要聚焦美麗新榮建設,實施“生態有為”工程。堅持把良好生態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污染物濃度等指標持續保持全市“第一方陣”。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科學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和尾礦庫問題治理。穩步推進零碳園區、低碳園區建設。
三是協同推進挖掘消費潛力和擴大有效投資,在全方位激發內需潛能上求突破。堅持把設備更新與數字化轉型、工業技改、新質生產力等有機融合,推動設備更新工作產業全覆蓋。扎實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深入挖掘鄉村消費潛力,加快鄉村E鎮文化產業園建設。做強消費支撐,加大限上企業培育力度,有效擴大限上企業規模,做到成熟一家、審核一家、入庫一家。深入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堅持“四全”工作法,扎實開展“冬季行動”,抓好手續辦理和要素保障。用好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各類資金,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以常態化“走出去”和高質量“引進來”為抓手,主動對接京津冀等區域,重點對接有實力的央企、有技術的民企,全力以赴引項目、落項目。充分發揮經開區“主陣地”作用,圍繞“1+2+3”產業體系精準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四是協同推進系統集成與重點突破,在以改革實效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上求突破。切實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持續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堅持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改革重點突破、示范先行。
五是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風險防范,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新榮上求突破。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扛起防風險、保安全、促穩定的政治責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領域風險,深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榮建設。
會議指出
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要把準工作方向,即“八點聚焦”“八方發力”。一是聚焦多輪驅動這個“增長點”,在加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勁發力。一要把爭資引資作為頭等大事。用好國家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擴大專項債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等政策機遇,深度挖掘梳理一批群眾關注、成熟度高的項目進入國省支持“大盤子”;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二要把重點項目作為重要抓手。要堅持鎖定目標抓總量、突出重點抓存量、滾動接續抓增量,落實好“四全工作法”,深入開展“冬季行動”,確保一季度省市重點工程續建項目100%復工,新建項目開工率達到35%以上、上半年達到80%以上;三要把提振消費作為有力支撐。依托長城一號旅游公路,積極承辦大型體育活動,著力培育體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多元消費場景,發揮鄉村e鎮平臺優勢,擴大線上銷售,積極推進以奧特萊斯云中樂購公園、古店山底民宿、漱心·峽谷藝術溫泉為主導的特色商圈打造,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二是聚焦產業強區這個“支撐點”,在堅定走好轉型發展之路上持續用勁發力。要緊扣全市“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新定位,按照“1+2+3”特色產業體系培育思路,持續補鏈條、增效益、促轉型,推動產業協同發展、競相突破,著力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堅決穩住基礎產業。煤炭和鋼鐵是我區轉型發展的堅實基礎,占到規上工業比重47.8%。我們必須深挖潛力、優化布局、延伸鏈條,為全區平穩轉型筑牢根基。二是突出做強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我區今后轉型發展的“頂梁柱”,我們要聚力打造兩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三是培育壯大優勢產業。特優農業領域,要全面培塑“旱寒優”特色牌;文旅產業領域,要重點打造“康養+”新業態;先進制造領域,要有力開拓“煤機”新集群。
三是聚焦深化改革這個“切入點”,在增強內生動力上持續用勁發力。一是以改革強實力。持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扎實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深入推進醫療一體化改革,全力推動與市三醫院共建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建設。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二是以創新挖潛力。堅持以科技創新的強勁力量賦能新質生產力,探索開展“揭榜掛帥制”,鼓勵具有條件的“鏈主”企業牽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共建,促進重大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以環境聚合力。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強化企業開辦“1003”模式,全力打造“一體式集成審批服務”全新模式。四是以平臺添動力。統籌抓好開發區的規劃建設、改造提升和設施配套,以開發區三新產業園區項目為突破點,打造總部經濟,更好地激發新榮經開區虹吸效應。
四是聚焦城鄉融合這個“著力點”,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持續用勁發力。一是建設宜居宜業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二是打造精致精美城市。圍繞城市共享空間建設,推進微空間微改造,合理布局體育廣場、口袋公園、城市綠地,努力實現移步換景。扎實推進城市綜合整治,推動得勝東街道路改造工程、204省道環境整治項目,做好區址街巷改造后期維護和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抓好集中供熱供氣工程,力爭年內開工集中供熱入區項目,完成華潤燃氣管道入區項目。積極向上爭取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并持續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三是構建互聯互通城鄉。緊扣市委對新榮區“融入主城區、拉開大框架”的發展要求和“同城一體化”的發展布局,加快引進大同一中和市實驗小學分校進駐古店鎮,促進市區北部教學均衡發展。配合省市實施好國道208/109過境公路改線工程項目,利用好109國道原有路段,加快推動御河西路(濱河路)北延項目建設,爭取御河東路北延項目取得突破。全力推進得勝大道二期工程項目,打造融入主城區的新干線,暢通“20分鐘”生活圈。全力促進城鄉內聯外通,抓好路網提升,完成投資3.5億元的長城1號旅游公路后續建設任務及投資4615萬元的15條“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
五是聚焦堅持以人民至上這個“落腳點”,在富民惠民安民上持續用勁發力。一是全力抓好“就業優先”工程。堅持以穩就業來穩經濟、穩民生、穩人心,在穩定豐鎮工業園區、古店鋼廠、經開區各類企業3000多人就近就地就業基礎上,今年財政再專門拿出2000萬元資金用于扶持提升就業,重點開展“六個一批”行動,力爭通過2-3年努力讓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零就業家庭”實現100%就業。二是全力抓好“基礎提質”工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辦好省市區重點民生實事,確保民生支出占到財政支出的75%以上,讓新榮的發展更有溫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健康新榮建設,推動公廁提質升級。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好社保精準擴面征繳工作,提升醫療保險參保質量。常態化開展欠薪隱患排查化解,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要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推動普惠性托育機構、幸福養老工程運營,推進老年養護院建設項目;要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六是聚焦綠色低碳這個“出發點”,在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力行“生態有為”工程上持續用勁發力。一是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中央和省生態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扎實開展城市揚塵綜合治理、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推進PM2.5和臭氧濃度“雙減雙控”,確保空氣質量排名穩居全市前列;進一步完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加大黑臭水體排查監管,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污染土壤修復治理,確保土壤環境安全。二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晉北能源生態修復項目,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做好采沉區村莊搬遷后拆除復墾工作;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執法,持續打擊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三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節能降碳改造,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積極探索林草業碳匯開發和交易模式。
七是聚焦安全隱患這個“風險點”,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上持續用勁發力。一是筑牢安全發展屏障。堅決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推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走深走實,持續加強非煤礦山、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城鎮燃氣等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始終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大存量資產盤活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再融資債券資金,積極穩妥推進隱形債務化解,堅決做到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貸款詐騙等涉企涉眾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全區金融環境安全穩定。三是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在全區推廣“魏官元人民調解模式”,加強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及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嚴防極端事件發生,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八是聚焦善抓落實這個“關鍵點”,在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上用勁發力。做好今年工作,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抓好落實是關鍵的關鍵,工作不落實是政治問題,抓工作落實是政治要求,抓好落實是最有力的行動。一要雷厲風行抓落實,打造求真務實的高效政府。二要敢作善為抓落實,打造事不避難的擔當政府。三要廉潔奉公抓落實,打造風清氣正的清廉政府。
會議要求
全區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一要強化領導、壓實責任抓落實。堅持把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持之以恒學深悟透習近平經濟思想,不斷提高駕馭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水平。要始終堅持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牢固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堅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評判干部的重要標準,對那些埋頭干事、狠抓落實、勇于擔當的老黃牛式干部、業務骨干和優秀年輕干部,要重點培養、優先重用。要健全合理容錯糾錯機制,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切實為想干事的人撐腰、為敢擔當的人鼓勁。同時,要堅決抵制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競相干事的濃厚氛圍。
二要堅定信心、提振精神抓落實。必須要清醒認識到,越是形勢復雜、挑戰嚴峻,越要堅持和完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越要堅定信心和決心,從困難中找突破、從差距中找方向、從挑戰中找機遇。要繼續踐行“領導干部帶著干、強化考核推著干、弘揚正氣主動干”的工作作風,充滿信心、鼓足精神,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擼起袖子、甩開膀子,扎扎實實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三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抓落實。市委、市政府對新榮的工作高度重視,張書記、劉市長和各位領導對新榮區發展寄予厚望,這讓我們倍感責任重大;新榮老百姓迫切期望加快經濟發展、改善城鄉面貌、提升生活品質,這讓我們倍感壓力巨大。無論是新榮本地的干部,還是外面交流來的干部,都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還要有不思進取、不進則退的羞恥感。一定要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使命,切實把新榮建設好、發展好,不辜負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區百姓的信任。
四要錨定目標、久久為功抓落實。當前正是新榮發展跋山涉水、爬坡過坎的困難時期,正處于新榮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稍有一絲松懈,就會大步后退、停滯不前,必須要堅定不移錨定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久久為功的干下去,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千方百計開展招商引資,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增強全方位轉型后勁。
會議強調
正值歲末年初,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工作統籌,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市場保供穩價、群眾溫暖過冬、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困難幫扶、農民工工資發放、雨雪冰凍天氣應對等工作,要重點摸排低保、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情況,切實讓廣大群眾度過平安、歡樂、祥和的節日。特別是春節將至,黨員干部要做到廉潔過節、文明過節、簡樸過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同時,各級各部門要提前謀劃首季“開門紅”,早安排、早動手,主動作為、靠前發力,切實開好局、起好步。
全會號召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錨定目標、堅定信心,久久為功、真抓實干,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榮篇章!
文稿/張選 攝影/陳榮燁 李磊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