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財政預決算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23-04-27
標題: 大同市新榮區關于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文號:
時效:

大同市新榮區關于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3-04-27 來源:財政局
| | | |

──2023年4月26日在大同市新榮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大同市新榮區財政局局長 李國清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提出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2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應對疫情沖擊帶來的嚴峻挑戰,靠前發力,主動擔當,扎實做好惠企業、穩收支、促發展、保民生、推改革各項工作,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重點支出保障更加堅實有力,為全區經濟穩步向好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財政收入: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批準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為27557萬元,實際累計完成30287萬元,完成預算的109.91%,比上年增長19.36%。

財力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287萬元,返還性收入280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89796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8947萬元,上年結余13686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10867萬元,調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000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10500萬元。財力總計176888萬元。

財政支出: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批準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為140909萬元,執行中由于新增一般債券資金對應安排的支出、上級專項支出相應增加、“三保”以及部分重點項目支出又進行了追加,調減預留項目支出統籌用于民生急需的支出,二者相抵,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增為159331萬元。實際累計執行147678萬元,占調整預算的92.68%,比上年同期增長4.13%。

決算結果:總財力176888萬元,減去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678萬元、體制上解支出1628萬元、專項上解3199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730萬元,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10000萬元,年終結余11653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1653萬元,凈結余0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況

2022年,基金收入20819萬元,加上上年結余775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03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5200萬元,基金總收入34810萬元。本年基金支出18058萬元,調出10867萬元,上解支出115萬元,專項債券還本支出2057萬元,結轉下年支出3713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2022年,我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185萬元,加上上年結余34萬元,上級補助專項收入38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0000萬元,專項支出4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 253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2年,全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5602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6599萬元,年底結余-997萬元,滾存結余14222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1087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135萬元。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2022年,根據市核定限額,我區新增地方政府債券3700萬元,其中:用于旅游公路項目建設新增一般債券500萬元;用于地下水超采區水源置換工程項目建設新增專項債券3200萬元。兩筆增加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均為市轉貸新增政府債券,預算執行中,已通過預算調整方案提交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查批準。截止2022年底,政府債務余額79893.9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42793.95萬元;專項債務37100萬元,政府債務余額未超市核定我區債務限額。

(六)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落實情況

2022年,財稅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區委決策部署和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有關決議,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深化財政改革,各方面都取得明顯成效。

1、堅持穩中求進、主動作為,保障能力堅實穩定

加大統籌力度,科學組織收入,全區綜合財力實現176888萬元,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供了堅實基礎。

一是全力增強財政“硬實力”。以組織收入為要務,密切關注財政收入,及時跟蹤分析、預判趨勢,盡早謀劃對策。健全完善部門聯動、收入共治機制,加強與稅務、自然資源等部門的溝通聯系,依法依規加強稅收征管,挖潛非稅收入潛力,加大清欠力度,嚴防“跑、冒、滴、漏”,確保應收盡收。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30287萬元,首次邁進3億元大關,比上年同期增長19.36%,并且3-12月連續10個月增速保持了全市排名第三的良好成績。二是加大統籌力度。圍繞全年綜合財力目標,面對疫情沖擊和退稅減稅降費等諸多減收因素,統籌做好一般公共預算財力、政府性基金財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力繳庫工作,主動盤活存結余資金,進一步彌補公共預算財力缺口,不斷增強財政統籌保障能力。全年清理收回存量資金及沉淀資金1194萬元,支持民生改善和重大項目建設。三是全力以赴爭取上級支持。全年累計獲得上級轉移支付102621萬元,同比增長0.9%,無論是總量和增幅均有所增加。爭取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共計3700萬元,有效保障了財力增長,保障了各項重點支出。

2、堅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一是嚴格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重點壓減各類工作性經費、精簡會議、差旅、培訓等公務活動,從嚴從緊控制各類購買服務項目,區本級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壓減1344萬元,“三公經費”壓降3%。二是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堅持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擺在財政優先保障位置,全年“三保”支出預算執行91259萬元,在助力疫情防控、援企穩崗、教育均衡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精準施策,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全面落實“三保”任務的同時,加快直達資金撥付兌現,及時落實惠企利民政策,全年撥付中央直達資金30131.04萬元,執行率達到90.2%。三是聚焦重大戰略部署財力保障。加快推進“十四五”期間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新能源、新材料、特鋼材料等優勢產業的發展。通過開源節流,積極籌措各類財政資金15406萬元,用于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城市范圍內道路、旅游公路等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積極落實4222萬元資金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園區項目戰略引擎作用,為我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3、堅持服務大局、積極施策,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不折不扣實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擴圍加力提速落實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接連打出下調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按50%頂格減征“六稅兩費”、階段性緩繳特困行業企業社保費等政策組合拳,為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促進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區本級累計新增增值稅留抵退稅749萬元,最大程度釋放政策紅利。二是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體系建設。完成了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化運營改革,區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大同市新榮區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其全部資本金1968萬元入股大同市財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進一步增強了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能力。三是積極落實中小微企業獎勵政策。為5家“小升規”企業發放獎勵資金103.75萬元,為1家“專精特新”企業發放獎勵資金20萬元,為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100萬元,主食糕品產業集群新建項目投資120萬元,助推企業經濟發展。四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穩住經濟大盤決策部署,印發《關于加快新增政府專項債券資金、財政專項資金支出使用進度的通知》,督促相關部門加快資金支出使用進度,至8月底,2021-2022年度專項債券資金全部支付完畢,有效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績效。

4、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持續推進民生福祉

全力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壓減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統籌用于我區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支出累計執行10722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2.61%。一是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全區統籌3939.59萬元疫情防控資金,重點支持了區醫療集團、疾控中心、各鄉鎮以及其他防疫部門的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疫情防控人員補助、核酸檢測、全民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及購買防控物資設備等。二是繼續提高基礎民生保障標準,農村低保標準從455元提高至505元,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救助標準從590元提高至656.5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從580元提高至61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113元提高至118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從人均84元提高至89元,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三是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全年教育支出18078萬元,同比增長6.76%,穩步支持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四是兜牢兜實“保工資”的支出底線,積極籌集資金7263.79萬元,補發2021年度職工采暖費等六項資金,涉及8451人次。其中:補發2021年度職工采暖費2251.17萬元;繳納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職業年金1873.71萬元;補繳鄉鎮退休人員、部分事業單位醫療保險288.7萬元;補發2015年-2017年鄉鎮工作補貼470.32萬元;發放鄉鎮事業人員交通補貼279.89萬元;財政全額撥款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調離等人員補繳職業年金2100萬元。五是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下達7441萬元,其中區本級下達3020萬元,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2年-2024年15個行政村實施財政統籌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PPP項目,加大鄉村振興支持力度。為支持保障糧食安全,對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615.02萬元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為5261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下達農業保險補貼資金937.79萬元,持續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促進農業生產農民增收。22個村落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411萬元。村級管理費安排1344萬元,保障了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安排200萬元,對經營性收入增幅明顯的村集體進行獎勵,有效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六是及時下達就業資金640.32萬元,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安排255.65萬元,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發放城鎮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資金49.83萬元,有效緩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5、堅持底線思維、常抓不懈,防范化解財政風險

嚴格按照省市核定限額舉借政府債務,從嚴控制債務規模,政府債務余額控制在限額以內。實行“一債一檔”,持續加強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利用全口徑債務監測平臺動態監測債務變化情況,不斷完善債務常態化監控機制,堅決控制增量,妥善消化存量,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債務風險的底線,在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的前提下,有效地發揮了政府債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2022年,按時足額償還到期債券利息2666萬元,再融資償還到期債券本金12000萬元,政府性基金償還本金57萬元,隱性債務減少2959.63萬元,債務風險得到進一步緩釋,政府債務率低于警戒線,未出現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債務風險總體可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

截止2022年12月31日,政府性債務總額共計115090.95萬元,其中:政府債務79893.95萬元(全部為政府債券,其中:一般債券42793.95萬元;專項債券37100萬元);隱性債務35197萬元。

6、堅持深化改革、守正創新,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財政管理監督進一步加強。一是制定完善了績效管理制度體系,開展了轉移支付和重大支出政策后評價,實現了財政資金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二是認真做好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工作,進一步提高部門財務管理水平,夯實財政工作基礎。三是全面提升財政監督管理水平,有效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強化財經紀律剛性約束。四是積極推進再建工程項目完成轉固,組織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試點工作,完成2021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五是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均以預算項目的形式納入項目庫管理,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記錄和反映項目信息變化情況。六是完善國庫集中管理,進一步強化國庫資金管理,認真清理部門結余結轉的項目資金,加大統籌使用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七是強化審計結果、巡察結果在預算分配中的運用,以問題整改促進提高財政逆周期調節能力、防范化解區域內財政金融風險,持續夯實財政管理基礎。

各位代表,2022年,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各種挑戰接踵而至,我們勇于改革創新,果斷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經受住考驗,很多工作交出了區委區政府滿意、全區人民認可的答卷。我們深知,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結果,是區委區政府統攬全局、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及代表委員們監督指導、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是全區人民齊心協力、砥礪奮進的結果。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財政運行和預算管理工作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是: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面臨較大壓力,總量較小,吃飯財政特征明顯,各項剛性支出不斷加大,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支出優化仍需加強;各級各部門過“緊日子”的意識還需增強;社保基金缺口明顯,財政兜底壓力較大;政府債務規模較大,償債壓力較大;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仍面臨諸多困難等等。我們將高度重視、直面矛盾、正視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解決。

二、2023年預算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年。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區委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斷推動我區財政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進展。

2023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的政策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唱好雙城記”重大任務,錨定“奮斗三到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總目標,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增強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能力;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線,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提高財政支出精準性有效性;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常態化資金直達機制,做好新形勢下財政平衡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今年預算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量入為出,確保平衡。落實《預算法》關于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預算編制要求,根據收入情況合理控制支出規模,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增強財政保障和平衡能力。健全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保持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適當規模。二是優化結構,有保有壓。優先保障“三保”等剛性支出,重點保障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和重點項目實施。繼續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使政府過緊日子成為常態;壓減非急需非剛性以及績效水平較差的支出,實現有限公共資源與政策目標有效匹配。三是全力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積極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增強財政可持續性;四是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大力削減或取消低效無效支出,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五是堅持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爭取新增債券,做深做細項目儲備,優化使用方向,加大對重大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

2023年財政收支預算安排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

收入計劃: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32347萬元,比上年完成數增長6.8%,其中:稅收收入28409萬元,比上年完成數增長5.36%;非稅收入3938萬元,比上年完成數增長18.47%。

財力測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347萬元,加上返還性收入280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73164萬元、提前下達專項轉移支付1843萬元、上年結轉11653萬元,調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8215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27381萬元,上解支出4054萬元,全區共有可用財力153354萬元。

支出計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153354萬元,比上年安排數增長8.83%。其中:教育支出18155萬元,增長0.14%;衛生健康支出9729萬元,增長3.9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919萬元,增長-0.89%;文化旅游和體育支出1983萬元,增長51.37%;農林水支出17446萬元,增長33.44%;城鄉社區支出8661萬元,增長-12.33%;住房保障支出10468萬元,增長42.69%。

全年可用財力153354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 153354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3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8589萬元,比上年完成數增長37.32%;上級補助收入628萬元;上年結轉3713萬元;專項債券轉貸收入2500萬元,收入總計35430萬元。預算支出安排35430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23年全區國有資本預算收入8000萬元,比上年完成數下降21.45%;上年結轉253萬元,收入總計8253萬元。預算安排支出8253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23年全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8448萬元,增長9.70%,安排預算支出18782.77萬元,增長10.67%。本年收支結余-334.51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6376.85萬元(包括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及其他滾存結余2489.36萬元)。

各位代表:2023年全區預算安排難度仍然不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速設定在6.8%,是基于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年,基于全區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趨勢的基本判斷,是按照區委區政府決策在認真分析、通盤考慮稅收增減點、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影響的基礎上確定的。做出這樣的預算安排,可以說是充分考慮了方方面面的因素。目前我區經濟增長的基本盤穩定扎實,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但是經濟發展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各個領域財政支出增長剛性較強,“三保”、鄉村振興特別是償還債券利息、化解隱性債務、清理暫付款對支出的需求很大。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得財政穩定運行基礎不夠牢固,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許多未安排事項只能待財政形勢好轉時再酌情考慮。希望各有關單位以大局為重,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為促進我區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三、完成2023年預算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挖潛增收,提升財政綜合保障能力

圍繞強化財政保障能力,深入做好財政收入組織工作,切實穩定可用財力。拓寬財源渠道,實施財源培植工程,把財源建設與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加大抓投資、促招商、推項目、強服務工作力度,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制造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持續推動項目落地投產、市場主體減負增效,形成優質穩定財源。強化收入組織。堅決維護稅收法定的嚴肅性,進一步完善稅收協同共治機制,推進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切實抓好小額分散稅源征收工作。依法依規組織征收非稅收入,穩步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盤活資產資源。加強預算資金與部門單位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非財政撥款收入統籌使用,加強跨部門資金統籌使用,加強國有資產、土地等資產資源統籌盤活,切實增強財政統籌調控能力。

(二)加強預算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落實提升效能要求,謀劃好每一項財政政策,用好每一筆財政資金,推動政策資金效益最大化。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合理把握政策節奏,做好跨年度項目資金規劃,支持穩投資、促消費、擴生產政策適當靠前發力,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保證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提高轉移支付提前下達比例,加快資金分配下達,確保快支出、早見效。從嚴編制支出預算。大力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實施追加預算審核負面清單,嚴格預算追加報審程序,厲行節約辦事業,以政府的“緊日子”保障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整合優化力度,足額保障基本民生類支出,適度保障其他剛性重點支出。加強政府投資全流程管理。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估,對未通過事前績效評估的項目將不予安排預算,對事后績效評價不佳的項目預算將進行壓減,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牢記為民使命,兜牢兜實民生保障底線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統籌兼顧、循序漸進,積極服務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新變化,加快補齊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短板。支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加大企業穩崗支持力度,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醫療服務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提升,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防治結合的公共衛生體系。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實教育經費保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足額保障學生資助補助經費,扎實推進教育公平。支持文化體育事業。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爭取體育公益金支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滿足群眾多樣化文體需求。

(四)強化底線思維,持續防范化解財政風險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財政運行風險研判和防范,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加強政府債務監管。推進專項債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強化到期債務常態化監控預警機制,做到潛在風險早發現、早處置。抓實政府隱性債務存量化解工作,堅決遏制政府隱性債務增量,嚴肅問責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加強財政運行監管。嚴格“三保”預算審核程序,堅持“三保”支出在預算安排中的優先順序,做到足額編列,不留缺口。2023年6月底前完成“三保”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對財政收支形勢和“三保”預算執行、債券還本付息、庫款管理等情況定期分析研判,動態監測,精準施策,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加強財經政策監督檢查。深入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全力推動財經政策落實到位、財經紀律執行到位。

(五)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持續推進現代財稅體制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效能,激發發展活力,更好地發揮財政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快建立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管理制度。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信息手段推進預算管理現代化,強化預算全流程管理,硬化預算約束,增強財政透明度,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管好用好,推動財政管理提質增效。嚴格執行“資金跟著項目走”、“先有項目后排預算”、“項目優先排序”等編制理念,編實編細項目支出,解決項目支出不細化頑疾,加快推進預算項目支出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繼續推動政府及部門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穩步推進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推動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財政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區委決策部署,自覺接受區人大監督,認真聽取區政協意見建議,緊緊錨定“奮斗三到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的發展目標,堅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扎實做好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切實增強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為全面推動我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附件:

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細明表

單位:萬元

項目

2022年完成數

2021年完成數

增減數

增減%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34532

27898

6634

23.78%

國防支出

89

0

89

100%

公共安全支出

2264

2447

-183

-7.48%

教育支出

18078

16933

1145

6.76%

科學技術支出

241

290

-49

-16.90%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

1940

2165

-225

-10.39%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31260

26651

4609

17.29%

衛生健康支出

9909

8837

1072

12.13%

節能環保支出

2943

2176

767

35.25%

城鄉社區支出

8762

9390

-628

-6.69%

農林水支出

15405

17852

-2447

-13.71%

交通運輸支出

6260

7307

-1047

-14.33%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252

289

-37

-12.80%

商業服務業支出

143

324

-181

-55.86%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

2257

827

1430

172.91%

住房保障支出

9971

14722

-4751

-32.27%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

54

62

-8

-12.90%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

1798

1606

192

11.96%

其它支出

4

566

-562

-99.29%

債務付息支出

1505

1470

35

2.38%

債務發行費用支出

11

9

2

22.22%

合計

147678

141821

5857

4.13%

附件:

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細明表

單位:萬元

項目

2023年預算數

2022年預算數

增減數

增減%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34457

29969

4488

14.98%

國防支出

229

283

-54

-19.08%

公共安全支出

1894

1531

363

23.71%

教育支出

18155

18129

26

0.14%

科學技術支出

127

121

6

4.96%

文化旅游體育支出

1983

1310

673

51.37%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29919

30188

-269

-0.89%

衛生健康支出

9729

9360

369

3.94%

節能環保支出

2063

3357

-1294

-38.55%

城鄉社區支出

8661

9879

-1218

-12.33%

農林水支出

17446

13074

4372

33.44%

交通運輸支出

3585

3210

375

11.68%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54

233

-79

-33.91%

商業服務業支出

454

 

454

100.00%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

4139

1947

2192

112.58%

住房保障支出

10468

7336

3132

42.69%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

160

41

119

290.24%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

843

1717

-874

-50.90%

預備費

1535

2200

-665

-30.23%

其它支出

5849

5518

331

6.00%

債務付息及發行費用

1504

1506

-2

-0.13%

合計

153354

140909

12445

8.83%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
国产小仙女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无卡顿,国产免费一级高清生活片,久久网一级黄色男操女视频录像
五月婷婷综合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